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为会议支持机构,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近期在温州肯恩大学举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教育部学位中心、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介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和学位认证情况。我院院长刘瑞波教授参加会议。
年会是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知名品牌和国家级“智库”,汇聚了一大批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智慧,为政府与中外合作办学者提供了一个高端对话平台,促进了经验交流和规律探索,增强了办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一支理论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形成了积极健康的话语体系,有力引导了社会舆论,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专业支持和人才保障。出席会议的教育部国际司代表郑杨提出,今后中外合作办学要实现三个转变: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从模仿复制到合作创新转变,从学生流动向能力提升、聚焦优质转变。
本届年会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质量、效益基本关系理论框架。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规模扩大是发展,质量提升是发展,效益提高也是发展。应以发展的观点统领规模、质量、效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外合作办学应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质量、效益基本关系是:适度规模是基础,创新质量是关键,提高效益是目标。在应用三者基本关系理论时,应坚持五个基本原则,即找准结合点原则、明确政策界限原则、突出发展重点原则、把握准入标准原则、允许差别化探索原则。